整数有约 | 非夕科技:用自适应机器人,做通用智能时代的硬核引领者

整数有约 | 非夕科技:用自适应机器人,做通用智能时代的硬核引领者

2016年,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非夕科技,Flexiv)成立,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自适应机器人”的概念。2019年,经过3年的积淀和打磨,全球首款自适应式机器人产品应运而生,次年即实现国内批量化生产。2022年上半年,短短几年时间,非夕科技已完成B+轮亿元融资,估值达到独角兽级别。

在智能制造时代,非夕科技选择了一条怎样的硬核发展之路,为什么自适应式机器人能做到行业通用,未来的自适应式机器人将会朝哪些方向发展。我们采访了非夕科技业务合伙人、创新与研究业务总监王竞凡,深入了解非夕科技自适应机器人的发展之路。


整数有约 | 非夕科技:用自适应机器人,做通用智能时代的硬核引领者

RIZON拂晓:世界首台自适应机器人

 

1

独辟蹊径:自适应机器人的诞生

2016年,在非夕科技成立之时,自适应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空白,为什么会选择“自适应”机器人,相比传统的机械化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有何特点?非夕科技创新与研究业务总监王竞凡举了一些形象的例子。


例如在餐饮店,一个传统的机械式机器人要将饭菜送到客人饭桌上,需要人工先将饭先放到机器人的手上,等到机器人运送到固定地点时,还要人来把餐饭拿下。这说明,现有的机器人还离不开人工。而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可能还需要人为改变环境来配合机器人的一系列操作。


另外,大量工业化企业,面对机械繁琐的工作,例如精密部件的插拔组装、复杂曲面的打磨、抛光等工作,使用人工,不仅无法保证其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还会耗费企业管理成本。

同时在实际落地的机器人自动化项目上,在固定轨迹、预设任务及结构化环境方面还存在共性的约束。可以说,现有的机器人技术框架制约了机器人的柔性通用程度和应用范围。

那么,自适应机器人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高级力控方面的柔性特质,即机器人能够根据手感般的力感知,来进行条件反射式的实时调整和灵活操作;其次是人工智能产品具备的智能性,即能够根据条件反射进行大脑、小脑的不同分工,实现层级式AI;最后是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柔性通用,在技术层面实现专注任务,弱化轨迹概念的全新软件架构,实现小脑级的操作协调。

通俗地说,自适应式机器人的特点就是像人类一样进行“手眼配合”操作,完成对操作对象的自适应、复杂环境的自适应和任务的自适应,达到容忍位置误差、抵抗外部环境干扰、智能迁移的效果。

整数有约 | 非夕科技:用自适应机器人,做通用智能时代的硬核引领者
自适应式机器人应用:新能源汽车自动充电和养护 
 

2

硬核出击:面向全行业的穹知系统

2019年,非夕第一代自适应机器人产品Rizon拂晓亮相世界。机器人力控领域技术的核心奠基人、世界机器人研究基金会主席、斯坦福大学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 Oussama Khatib曾评价非夕自适应机器人:将引领世界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目前,非夕机器人经过3次技术迭代,到Rizon10系列,已经实现更高负载、更强大的力控表现以及满足更复杂应用场景的效果。
自适应机器人具备灵敏的末端力感知能力、精准的末端力控精度、复杂多维的复合力控制、稳定抗干扰、以及实现全身多点力控的能力。而之所以强调通用,究其原因,在于非夕科技具有一个强大的通用智能机器人大脑——AI穹知系统NOEMA。

穹知系统非夕机器人AI团队研发的通用人工智能系统,-边-端协同一体面向全行业的通用智能机器人大脑系统,能够基于机器人视觉、力觉、触觉等多信息感知进行AI算法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其核心技术特性有:全感知能力、内置知识引擎、先进的编程框架和AI算法,从而完成对复杂姿态的学习、点云语义分割、单样本学习、SOTA-level通用物体抓取、力感知融合和完整的人体建模分析等操作。

简单来说,就是非夕科技利用自己多模式的机器人软件平台,满足不同工程开发需求,同时能够面向集成商和终端客户,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二次开发解决方案、单站解决方案、整线型解决方案和创新型解决方案。因此,自适应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通用性,能够满足多行业的自动化需求。同时根据其独有的核心能力,不断灵活应对各种全新的自动化场景。


整数有约 | 非夕科技:用自适应机器人,做通用智能时代的硬核引领者
全自动化、高柔性度自适应产线

3

硕果累累:向好前景中砥砺前行

了解完通用智能机器人背后的底层技术逻辑,那么“自适应机器人”具体可以应用在哪些场景中呢?非夕科技创新与研究业务总监王竞凡的回答让人惊艳,原来自适应机器人有这么多可实现的应用场景。
非夕立足广泛的工业场景自动化应用,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索。例如在智慧农业方面,可以进行果蔬采摘、食品生产加工;智慧医疗,研发按摩理疗机器人和实现流程自动化(例如无针注射疫苗机器人);智慧物流,进行复杂的包装和挑选分拣;餐饮方面可以进行饮品制作和食材加工;汽车行业,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精密零部件的复杂装配、以及车门侧面焊接飞溅打磨等一系列自动化操作。
王竞凡用具体的落地案例来解释自适应机器人独有的价值点。比如在3C电子模组组装层面上,自适应机器人可以通过节省掉精确定位的机构,使整个线体更加柔性精简,实现大幅度降低非标占比的目标。还有在汽车电子行业产品总装方面,相比原本的非标自动化线,自适应机器人在保证生产的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产线自动化率从80% 到100% 的提升,并且做到工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可回溯,这在整个标准设备占比和性价比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非夕科技已形成包括美国、新加坡、中国在内的国际化布局,其产品已服务于多家全球500强企业。非夕科技团队也吸纳了来自全球知名大学,并具备多元化的产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其全球团队成员已达400余人,一半以上研发人员来自全球顶尖科研机构,且具备一流的产业背景。
未来,非夕科技希望以非夕通用智能大脑、自适应执行终端和自组织移动平台构成的智能本体,搭建一个能适应不同任务的智能机器人应用平台,以此改变工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各领域现有的自动化难题,提高全社会自动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这也符合非夕的愿景,即致力于用以人为本的科技,让工作更具创造力,让生活更有幸福感。相信非夕科技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够实现让通用智能机器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在更多领域开创新价值。

整数有约 | 非夕科技:用自适应机器人,做通用智能时代的硬核引领者

非夕科技 Flexiv

原创文章,作者:整数智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gent-universe.cn/2022/08/8382.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08-02 00:39
Next 2022-0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