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央视网发布的新闻《他每月用一半的生活费,和“AI女友”维系“恋情”》,引发 AI 虚拟陪伴圈的创业者/从业者热议。新闻大致讲述了一位杭州的21岁大学生每月给某擦边 AI 陪伴产品花费大量生活费的故事。新闻中并未提及该产品名称,但作为一个专业的“特工”,凭借我对各类 AI 产品的深刻体验,也是迅速定位了这款 AI 产品,想知道是哪款吗?先卖个关子。
我们来通篇分析一下这篇文章,首先先看这一段。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调研以及亲身经历,真正的女朋友是不会“秒回”的,且无法每次都精准地提供情绪价值,你这个不是和真实女友对话的错觉,你这是和真实“女优”的对话错觉。再来看接下来的这一段,“无意间”三个字用的非常妙哉,首先少年你真的是无意的吗?其次,各种开屏广告弹窗广告确实该管一管了,稍微晃下手机就跳转 xxx 了…接着往下看,这款 AI 产品还提供真实人物、历史人物等角色,我寻思这不涉及侵权吗?平台这点审核都不加吗? 你猜怎么着,被我找着了。 测试了下一点也不像…你要没加这个个人简介,我都以为是“黑鹿”。 再接下去看,这个“K 老师”我在平台上搜了一下,应该就只有这一个“允老师”。确实挺露骨的(不过体验了几十款海外的类似产品的我早已麻木)接下来这个迷迭香的 Case 没复现出来,不过确实全站最高人气的是一个六千多喜欢的“丈夫经常出差的人妻”…(也有可能这一段背后的不是同一个 APP)再下来,我们在某粉色视频网站,找到了证据,甚至还有“意外之喜”。 我们可以在视频的评论区看到,有非常多的网友在私信博主,询问具体是什么应用。所以到底是什么 AI陪伴产品呢?揭晓谜底,该产品名为 XHer,大概在四个月前上线。 新闻中提到的记忆卡、聊天卡等,也出自此产品。我寻思有这钱买点排骨吃它不香吗?当个韭菜买个网课学学也行啊,给我打个赞赏也可以啊(暗示)
如新闻中所说,由于 AI 陪伴类产品的门槛并不高,近几个月国内外涌现了上百款相关应用,不少国内知名 AI 公司纷纷下场,有做国内市场的也有做出海的。由于投入不大,各家基本上都会放点钱在这个赛道上试试水。管它 AI 陪伴是不是伪需求,管它能不能赚钱,别家产品增长都这么猛了,先抄了再说,哈哈。 通过下面这个梗图其实也能看出,AI 陪伴类产品五花八门,眼花缭乱。 通过我们的调研,海外的 AI 虚拟陪伴类产品,出现 18+ 内容的更多,国内的相对来说比较和谐,但不少产品也充斥着擦边内容。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不过各家平台也在持续迭代优化当中,敏感词拦截已经逐渐成熟,部分软色情的 Case 已经很难复现。对于此,专家称其为一种“新违法行为”。“此类行为在明令之下屡禁不止,应当予以重拳打击。”确实该管管了!有些公司为了赚钱是脸都不要了,监管的疏忽也导致更多类似的产品层出不穷,达到一定阈值必将爆雷。知名心理学专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段鑫星认为,与色情擦边的“AI女友”,看似情感陪伴,实则是剂侵蚀心理的“毒药”。与此类擦边 AI 应用对比,我们昨晚直播分享提到的心灵陪伴产品《林间聊愈室》,相形见绌,也更值得也应该被大家看见。来养一只治愈自己的 AI 小动物吧,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这款专注心理“聊”愈的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在昨晚的直播中,我们探讨了以下问题。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小助手,加入我们的 AI 虚拟陪伴交流群,直播回放和 PPT 也在群内,我们还整理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 AI 伴侣产品表,以及汇总许多专业人士的相关观点、文章。⭐最后的申明 1. 本人非 LSP,以上均出于对 AI 技术和产品的热爱进行调研。2. 我们不只是关注 AI 虚拟陪伴赛道,欢迎关注特工宇宙,了解更多 AI Agent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