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前阵子很火,有个公众号写了篇文章《留给飞书的时间不多了》,说飞书8000名员工,比企微+钉钉都多,以及一年花费100亿,但获得的只有很少的大客户,以及低于钉钉、企微一个数量级的日活。
今天咱们用产品视角,聊聊四个部分:
-
如何使用飞书提高个人效率 -
从里面体现了飞书产品思路 -
以及由此导致的商业劣势 -
为什么WPS能赚钱,飞书不行?
看完你就会了解,这里面是有非常清晰的一根主线的,也就是飞书的Slogan:先进企业用飞书!
01 使用飞书提效
我们都是知识工作者,靠脑子吃饭,提高工作效率,沉淀属于自己知识库,能力的不断提高,实质是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累积。
所以,提高效率很有价值,作为飞书重度用户的黄叔,在之前的视频里有和大家说过如何用飞书来积累知识资产。
这里再给大家几个好用的小妙招:
第一. 快速阅读视频和播客,视频内容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像文字那样一目十行,我们可以通过在线视频解析网站,将视频上传到飞书妙记,这样就可以将音视频内容转化为文字,并且可以搜索和划线。
第二. 记录自己每天工作的时间并统计。黄叔为了统计自己每天在工作上花的时间,会记录一个表格,
然后用仪表盘来图形化的展示我在各个事情上面花了多少。最近有两天是忙里偷闲了,在图表中显示的是工作时长短。也正常,别蹦得太紧了,该忙忙,该歇歇。
不光如此,还可以添加自动化流程,可以设置指定的时间,让飞书的机器人通过消息推送给我报表。
第三. 每日工作安排,我会用文档来记录待办事项,重要的事项还会设置提醒,做完了就勾选一下,相当于完成了。结合刚才的时间安排,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第四. 个人说明书。经常有人加了我,为了方便交流,我在飞书搭建了一个公开的知识库,把链接发给别人,有心人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和你连接,没心的人,哎,本来也不指望有啥后续。
还有很多很多对于知识工作者体验优秀的功能,碍于时间因素就不展开了。黄叔自己的大量知识都沉淀在飞书上面,个人感受是非常爽,我也用过Notion,还是觉得有点麻烦,用了一个季度后放弃了,切换到飞书后,丝滑的飞起。
02 飞书的产品设计理念
刚才说的是个人如何使用飞书,加上IM,飞书的所有套件就都能形成合力了。
比如说,飞书云文档*IM,就构成了飞阅会,什么意思呢?同事们开会的前15分钟,大家都先阅读文档,对不清楚的地方评论,这样就可以快速把信息差抹平,剩下的时间就能专注于项目的交流。
再比如,飞书妙记+IM,就可以用来协作内容生产,比如黄叔录完播客后,把音频文件先丢到飞书妙记里,转成文字,把希望剪掉的段落,直接高亮标注出来,然后分享给剪辑师,他们就可以快速的去做剪辑,接着回传给我,我用飞书妙记再去快速检查一下,去产出Shownotes。
还有,OKR,飞书也支持OKR管理,这样在IM里面,下属也能看到上级的的O是什么,方便对齐。
一切的功能,都可以通过IM来进行流转,每一个功能,又都着眼于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
所以,飞书是IM base的产品,是All in One的理念,目标是提高组织和个体的工作和协作效率:
03 商业层面的败走麦城
理解了飞书的产品形态,也就理解了飞书是为先进企业而生。
2014年4月,谢欣在一个大会上分享了字节内部的管理工具,可以看到非常的多,很不方便管理,于是从2017年开始研发飞书,一直到2019年才正式推向海外和国内市场。
飞书本身就希望成为一个协同办公工具,钉钉、企微则更多是企业通讯工具,这也导致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异同。
飞书确实适合精英们使用,我们作为知识工作者,希望让知识流动起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也是黄叔给大家推荐的理由。
但要打企业市场,得先问一句,广大的企业们,需要先进的协作方式么?
钉钉通过云钉一体,“上云就是上钉钉”,借力数字化来撬动企业市场。企微则是背靠微信,做私域就得用企微,连接消费市场就绕不开企微。
这么一看,飞书就非常被动了,通过协作效率的提升,进一步给企业创造价值,这不是一件能容易说服大量企业的事,再加上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单一没有特别大差异的软件,很难吃下足够大的市场。
这才是飞书8000人>企微+钉钉人数总和,但只吃下一部分大客户的原因。
另一部分,企微和钉钉,起步早,有独特优势,还有在拓展客户方面,是联手服务商的,是集团军在作战,飞书是单打独斗。
加上B端企业数字化后,迁移成本很大,也会使得飞书越来越难在国内起量,道理很简单,钉钉2300万+企微1000万,即使去掉有重合的部分,国内企业组织总数4600万,适合用协同管理软件的,能用上的也没多少份额了。
难怪飞书开始重新回到海外市场进行探索。
04 为什么WPS能赚钱,飞书不行?
这个观点看似很有意思,实则是完全没有搞清楚两者的差异。
Wps第一个版本是89年出来的,但1992年微软强势进入中国市场,随着Windows盗版风靡中国,Office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国内,海外,都是如此。
(1989年9月,WPS1.0上线)
PPT+Excel+Word就是标准
在线云文档,不管再怎么优秀,也只是在部分程度上能够平替Word,Excel量级从观感上来要更小一些。
所以,Wps用移动化+云+AI 战略,吃到了红利,再加上增值服务,依赖于Office这种庞大的用户量级,是很容易赚到钱的。
试想,汇报的时候是不是用PPT?模板花点钱买个会员,可不可以?
但是呢,在线云文档这个品类,竞争太激烈了,超级多免费的在线文档产品,这就很难让飞书单纯就toC收费,非常尴尬。
是吧,Office是普罗大众的刚需,你们绕开了刚需,找了个偏小众的在线文档去打,怎么赚钱呢?
05 小结
讲到这里,基本告一个段落。
飞书to我们知识工作者来讲,非常好用,但功能、加载速度、云空间等,近期可能要随着降本增效,迎来一波大缩水,也很有可能逼走一批白嫖党。
这个动作的背后还是免费策略换取不来长期的付费用户,干脆收缩投入。
我是支持付费的,只有适当的投入才能保证持续,当然个体的力量有限,飞书在B端市场吃不下大蛋糕,就会面临很严峻的挑战。
挑战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产品定位和企业客户的需求不匹配,这是根源,再加上钉钉和企微的先发以及独到资源优势,导致单打独斗的飞书在竞争中很吃力。
当然啦,远远没有到终局,我也希望飞书可以寻找到自己的道路,通过寻找B端企业的痛点,再配合上产研的优秀体验,来获得属于自己的市场,只是任重道远呀!
—
欢迎扫码加入Super的产品拆解群,一起交流:
(长按扫码)
也可以到我的视频号预约,每周五晚9点,都会有一场专门聊产品的直播:
原创文章,作者:Super黄,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gent-universe.cn/2023/03/1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