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咖啡馆,做个小笔记
第一篇打算投稿的文章写得七七八八,发给导师之后,以为能够得到详实具体的反馈建议,结果老板说有点“为难他”,于是我晚上主动拉了个会议,想一探究竟我干了什么“为难”到了他。
有一说一,刚开始我是带着点质问的情绪进入会议的,导师先发了两篇文章给我,让我看看Intro,结果我扫了一眼便说,“第一篇2018年的文章,过时了,讨论意义不大”,第二篇2020年的,但是内容与我的主题关系不大,也没有讨论意义”…
很快,我和导师之间的Gap出现了,我关心的是100多页的文章具体的反馈,导师却被第一Part的Introduction搞迷糊了,无法继续后续章节的阅读和建议。
于是我们一起从Introduction开始阅读,结果输了个体无完肤,因为如果没有相关背景的人读不明白,或者无法将此内容给非专业人士讲明白,那么这段文字就是失败的。这让我想到了费曼学习法当中的“以教代学”的学习方式。
具体问题在于,我把观点和逻辑通过段落体现出来了,但是对于其中的关键词,比如IoT,Security,IDS,Machine Learning,Feature Selection等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而直接作为众人皆知的概念或者工具进行讨论。换言之,只有骨架,没有血肉。
妥妥上了一课,为解决好这类问题,自己总结了几点以便不时提醒自己:

原创文章,作者:门童靖博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gent-universe.cn/2022/07/12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