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LAR FRESH 2021年第30期
人工智能新鲜趣闻 每周一更新
01
贝多芬没能写完的《第十交响曲》即将被人工智能完成
当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去世时,他的代表作之一《第九交响曲》发表还不到三年。
1817年前后,伦敦皇家爱乐协会委托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和《第十交响曲》。在1824年,他完成了《第九交响曲》,它的结尾就是耳熟能详的《欢乐颂》。
随后,贝多芬开始着手创作《第十交响曲》。但由于健康状况持续恶化,这部作品未能取得太多进展。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最终留下的只有一些音符、片段和他草草记下的零星的想法。

贝多芬的乐迷和音乐学理论家始终对此感到遗憾。过去曾有人试图重建出《第十交响曲》的某些部分。
但由于贝多芬这些草稿实在太有限了,即使是交响曲专家,也很难重新构建出更多部分。
现在,一个由音乐历史学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努力,贝多芬留下的空白即将被填补,他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即将被完成。
2019年11月,团队齐聚波恩的贝多芬故居,这次会议是决定AI能否完成这个项目的试金石。他们打印出了AI根据贝多芬留下的草稿所创作的乐谱,并邀请一位钢琴家在故居博物馆的一个小型音乐厅里演奏。在场的观众包括记者、音乐理论家和研究贝多芬的专家。团队向观众发出挑战,让他们确定贝多芬创作的段落是在哪里结束的,而AI的额外创作又是从哪里开始的。事实上,观众都没能分辨出来。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完整录音将于2021年10月9日发布。
参考资料: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a-team-of-musicologists-and-computer-scientists-completed-beethovens-unfinished-10th-symphony-168160
来源:原理 、AI科技评论
02
以色列公司的黑科技进化了!老照片不仅动起来,还能聊起来
让人像老照片变动画,是什么体验?
让动画能说出你想听的话,又是什么体验?
可以让老照片变成有声动画,发声内容还可以自定。只需10分钟训练视频,就能可以听照片中的人聊天了。
去年,一款名为My Heritage 应用程序一度轰动,它能将经典的家庭照片变成栩栩如生的动态肖像。就像下面这样:
今年,这个应用背后的技术更进一步,能将静态照片转换为逼真的视频,并且能够说出你想说的任何话。
开发这个技术的公司叫D-ID, 这次推出的“会说话的活照片”可能看起来像过去几年已经声名狼藉的DeepFake,但背靠的基础技术实际上却大不相同,它的基本功能是不需要训练的。
生成的日文新闻播音员,是不是足以乱真?
利用这项新技术可以产生很多新应用。比如生成一个可以表达各种情感的电视主播,可以为客户支持互动创建虚拟聊天机器人,可以开发用于专业培训课程, 还能搭建互动式对话视频广告亭等。
这款新产品的发布,让公司的应用程序一度冲上苹果 App Store 排行榜的榜首。
参考资料:
https://techcrunch.com/2021/09/23/d-id-launches-speaking-portrait-a-way-to-turn-photos-into-custom-photo-realistic-videos/?guccounter=1
来源:新智元、机器人大讲堂
03
机器人越像人越好?被机器人盯着会变蠢?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问题,跟别人对视不超过三秒?当你直视别人眼睛的时候,你的内心非常焦虑,希望能够马上把视线移开。
注视是人与人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极其强大和重要的信号,传达意图并告知他人的决定。
平时被别人盯着看时,总想说一句“你烦不烦!”那机器人盯着你会怎么样呢?会发生什么呢?

IIT-Istituto Italiano di Tecnologia(意大利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人形机器人的注视是否会影响人们在社会决策环境中的推理方式。
他们发现,与机器人的相互注视会影响人类的神经活动,影响决策过程,尤其是延迟决策过程。因此,机器人注视使人类将其视为一种社交信号。
在大多数日常生活情况下,人脑不仅需要参与决策,还需要预测和预测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凝视可以提供关于他人意图、目标和即将做出的决定的大量信息。人类会注意别人的眼睛,当有人看着他们或将目光投向环境中的某个事件或位置时,大脑会做出非常强烈的反应。

“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IIT 首席研究员作者 Agnieszka Wykowska 评论道。“这就是为什么不仅要了解机器人设计的技术方面,还要了解人机交互的人性方面很重要。具体来说,了解人类大脑如何处理机器人传达的行为信号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robot-human-decisions-19241
来源:AI科技大本营
04
AI复原泰戈尔: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当近百年前的黑白影像披上了色彩,它的历史意义会不会多一层呢?
近日,一段泰戈尔1930年演讲珍贵影像被AI修复还原。
这是一段泰戈尔1930年5月5日在巴黎对美国的演讲,也是泰戈尔现存仅有的几段有声影像之一。
泰戈尔说: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无时无刻在缩小。
小编想说:感谢AI让我们和泰戈尔的距离也在缩小,一百年后的迷弟迷妹们也能看见泰戈尔的音容笑颜。
运用AI进行视频修复的大谷介绍道:我使用了Deep-Exemplar-based-Video-Colorization、GPEN、RIFE等一系列人工智能项目,声音我也做了一下修复处理。
大谷除了利用这些开源的AI模型,还结合了高超的后期技巧,泰戈尔的视频影像、百年前的老北京生活等等一系列珍贵视频资料才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资料:
https://b23.tv/NQhcCm
来源:新智元
END
原创文章,作者:整数智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gent-universe.cn/2021/10/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