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本篇适合深度阅读。
人工智能(AI)的发展引发了各行各业的巨大变革,尤其在学术写作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AI写作工具逐渐成为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得力助手。
然而,作为学术界最权威的声音,顶级期刊如何看待AI写作、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的呢?
下面我们从同行评审(Peer Review)的角度切入,结合Elseiver的政策,来看看顶刊对AI辅助学术的态度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从Manuscript Review Invitation邮件开始吧,点击Accept to Review。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作为同行评审收到评审邀请,点击Agree后,首先看到的是一个GenAI reviewer policy,可见,从官方的角度来看,期刊是不允许使用AI来对文章进行同行评审的,当然在未来或许会有政策上变化的可能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为了保护作者的权利和研究机密性,本期刊目前不允许使用生成式 AI 或 AI 辅助技术(如 ChatGPT 或类似服务)进行同行评审(请参阅我们的 GenAI 审稿人政策)。我们正在积极评估符合要求的 AI 工具,并可能在未来修改此政策。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我们进入后可以看到,Elsevier对于机遇AI辅助同行评审也并非一味地拒绝
这些政策的出台源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的兴起,预计这些技术将越来越多地被内容创作者使用。这些政策旨在为作者、审稿人、编辑、读者和投稿人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和指导。爱思唯尔将密切关注这一发展,并在适当的时候调整或完善政策。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接下来我们看看Elsevier对于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在使用AI上的政策和建议是怎样的。
一. 作者该如何使用AI

我们先看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在科学写作中该如何使用。

  • 首先,从过程上看,写作过程并不建议使用AI,然而对于使用AI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到见解,期刊是不排斥的。


  • 但是,一旦使用了AI对文章进行写作,作者需要对其产生的内容进行有效性确认,并对文章内容负责,并且对生成的内容进行声明。


  • 此外,即便使用了AI,优于期刊无法将生成内容的责任归因为AI,所以,不能在作者列表中以AI作为文章作者。


请注意,此政策仅指写作过程,而不指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分析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见解。”

如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则这些技术仅应用于提高作品的可读性和语言。应用该技术应在人工监督和控制下进行,作者应仔细审查和编辑结果,因为人工智能可以生成看似权威的输出,但这些输出可能不正确、不完整或有偏见。作者最终对作品的内容负责。

作者应在其手稿中披露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的使用情况,声明将出现在已发表的作品中。声明使用这些技术有助于作者、读者、审稿人、编辑和贡献者之间的透明度和信任,并有助于遵守相关工具或技术的使用条款。

作者不应将 AI 和 AI 辅助技术列为作者或合著者,也不得将 AI 列为作者。作者身份意味着只能归因于人类并由人类执行的责任和任务。每位(合著者)作者都有责任确保对与作品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相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查和解决,并且作者身份要求能够批准作品的最终版本并同意其提交。作者还负责确保作品是原创的,所述作者有资格获得作者身份,并且作品不侵犯第三方权利,并且在提交之前应熟悉我们的出版道德政策。”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在图形、图像和艺术品中使用生成 AI 和 AI 辅助工具又当如何呢?

  • 很明显,在使用AI生成图像这项工作中,期刊是拒绝的。


  • 然而,对手创图进行修饰,比如亮度、对比度或色彩平衡的调整是可以接受的。


  • 例外的是,如果以AI生成图作为研究对象,就没问题。当然,正如常规的研究流程一样,实验需要可复现。


  • 同样不建议用AI生成艺术类作品,如果要的话,也需要征求原创意见。


我们不允许使用生成 AI 或 AI 辅助工具来创建或更改提交稿件中的图像。这可能包括增强、模糊、移动、删除或在图像或图形中引入特定特征。只要亮度、对比度或色彩平衡的调整不会遮挡或消除原始图像中存在的任何信息,则可以接受这些调整。图像取证工具或专用软件可用于识别已提交的稿件,以识别可疑的图像异常。

唯一的例外是,如果使用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辅助工具是研究设计或研究方法的一部分(例如,在人工智能辅助成像方法中生成或解释基础研究数据,例如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如果这样做,则必须在方法部分以可重现的方式描述此类使用。这应包括对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在图像创建或更改过程中的使用方式的解释,以及模型或工具的名称、版本和扩展号以及制造商。作者应遵守人工智能软件的特定使用政策,并确保正确的内容归属。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要求作者提供经过人工智能调整的图像版本和/或用于创建最终提交版本的合成原始图像,以供编辑评估。

不允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制作图片摘要等艺术作品。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作者事先获得期刊编辑和出版商的许可,可以证明已获得使用相关材料的所有必要权利,并确保内容归属正确,则可能允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封面艺术。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二. 同行评审该如何使用AI

那么,在期刊同行评审过程中又该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呢?

  • 首先,审稿人不能将文章上传到AI工具中,也就是说,不能直接让AI代替人来进行评审,包括通用AI平台,ChatGPT或者DeepSeek,以及垂直类应用,比如ChatPDF这类AI工具。


  • 同样,即便是评审完成后的评审报告,也依然不能上传到AI工具中。究其原因,一个是责任归因,目前看AI还无法像人类一样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


  • 此外,爱思唯尔认为当前的AI工具,依然无法媲美人类对于批判性思维和原创性评估,并且,AI工具可能产生某种偏见。AI与审稿人在论文评审上的差异性,或许在未来会进一步的缩小,届时期刊又该思考就当前的同行评审的这套系统该如何应对。


当研究人员被邀请审阅另一位研究人员的论文时,该稿件必须被视为机密文件。审稿人不应将已提交的稿件或其任何部分上传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中,因为这可能会侵犯作者的保密性和专有权,并且如果论文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可能会侵犯数据隐私权。

此保密要求延伸到同行评审报告,因为它可能包含有关稿件和/或作者的机密信息。因此,审稿人不应将其同行评审报告上传到人工智能工具中,即使这只是为了提高语言和可读性。

同行评审是科学生态系统的核心,爱思唯尔在此过程中遵守最高的诚信标准。审阅科学稿件意味着只能归因于人类的责任。审稿人不应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辅助技术来协助论文的科学评审,因为同行评审所需的批判性思维原创评估超出了该技术的范围,并且该技术可能会对稿件产生不正确、不完整或有偏见的结论。审稿人对审稿报告的内容负责。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这样以来,AI是不是就不能用了呢?

  • 并非,但是必须在爱思唯尔的《作者指南》的操作范围内,无论是作者还是审稿人。


  • 与此同时,爱思唯尔自己也顺应潮流,也开发了基于AI驱动的技术,在保证数据隐私和安全的要求的基础上,辅助作者和审稿人的工作。当然,除了隐私和安全本身,出版社本身的定制化AI在写稿和审稿工作上,是否能像,或者优于通用AI,亦有待确认


“爱思唯尔的人工智能作者政策规定,作者可以在提交论文之前的写作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但只能按照爱思唯尔《作者指南》中的说明进行适当的披露。审稿人可以在论文底部参考文献列表之前的单独部分中找到此类披露。

请注意,爱思唯尔拥有符合 RELX 负责任人工智能原则的身份保护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例如在筛选过程中用于进行完整性和剽窃检查并确定合适审稿人的技术。这些内部或授权技术尊重作者的保密性。我们的程序经过严格的偏见评估,并符合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要求。

爱思唯尔采用新的人工智能驱动技术,在编辑过程中为审稿人和编辑提供支持,我们将继续开发和采用内部或授权技术,尊重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保密性和数据隐私权。”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三. 期刊编辑该如何使用AI

最后,我们来看看期刊编辑又该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呢?

  • 与稿件评审人一样,不得将稿件上传至任何AI工具。


  • 除稿件之外,平台上的所有通信内容,包括通知和决定信,都不能传至AI工具中。


提交的稿件必须视为机密文件编辑不应将提交的稿件或其任何部分上传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中,因为这可能会侵犯作者的保密性和专有权,并且如果论文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可能会侵犯数据隐私权。

此保密要求扩展到有关稿件的所有通信,包括任何通知或决定信因为它们可能包含有关稿件和/或作者的机密信息。因此,编辑不应将他们的信件上传到人工智能工具中,即使只是为了提高语言和可读性。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 同样,从期刊编辑的角度来看,AI的使用也需要遵循爱思唯尔的《作者指南》


  • 编辑所拥有的权限在于,一旦发现作者或者审稿人有违反指南,在写作和审稿过程中,使用AI工具,便可以直接上报出版商,这里也就是指爱思唯尔。作者行为可能会被当作剽窃,导致撤稿,甚至几年之内拒投。而审稿人亦可能被贴上黑名单


  • 实际上,从我个人投稿来看,大部分在爱思唯尔旗下的期刊,AI检测率一旦超过20%,就会直接被拒稿,根本不会到Peer Review的流程中


“爱思唯尔的人工智能作者政策规定,作者可以在提交前的写作过程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辅助技术,但只能用于改善论文的语言和可读性,并进行适当的披露,如爱思唯尔的《作者指南》中所述,在新标签/窗口中打开。编辑可以在论文底部的参考文献列表之前的单独部分中找到此类披露。如果编辑怀疑作者或审稿人违反了我们的人工智能政策,他们应该通知出版商。

请注意,爱思唯尔拥有符合 RELX 负责任 AI 原则的身份保护 AI 辅助技术,这些技术在新选项卡/窗口中打开,例如在筛选过程中用于进行完整性和剽窃检查并确定合适审稿人的技术。这些内部或许可技术尊重作者的保密性。我们的计划受到严格的偏见评估,并符合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要求。

爱思唯尔采用新的 AI 驱动技术,在编辑过程中为审稿人和编辑提供支持,我们将继续开发和采用尊重作者、审稿人和编辑的保密性和数据隐私权的内部或许可技术。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建议收藏] 顶级期刊原创作者、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该如何使用AI?


现在,轮到你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对AI辅助于学术写作、同行评审和编辑工作的看法~

关注我,了解学术研究之路中关于AI的一切~

原创文章,作者:门童靖博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gent-universe.cn/2025/02/37760.html

Like (0)
Previous 2025-02-08 18:41
Next 2025-02-10 10:02

相关推荐